網版印刷機—印刷時的各項條件
BUILT-IN
網版印刷機—印刷時的各項條件
BUILT-IN
關鍵印刷參數說明
- 機台水平: 是最容易被忽略的。水平不平的印刷機會造成印刷不穩定,如印不準、油墨偏流、膜厚不均、滲墨與漏印等問題。
- 刮刀角度: 角度越大時印刷深度需越深,準直度降低。若需高精度印刷,應使用小角度(14°~22°);極細銀線建議角度約12°以避免短路。角度越小,膜厚越薄且均勻性佳。
- 印刷速度: 取決於油墨特性、圖形結構、位置與基材平整度,不同條件需搭配不同速度設定。
- 印刷深度: 與刮刀硬度、角度、圖形需求、膜厚、回墨方式、駕空與離版高度等相關,無固定標準,需視情況調整。
- 印刷壓力: 需根據網板條件、刮刀特性、圖形與製程需求進行調整,以印刷結果為依據。
- 回墨刀角度: 根據油墨黏度、回墨深度設定,避免覆墨不均與氣泡產生,也可控制下墨量。
- 回墨速度: 為穩定油墨下墨與印刷節奏所設計,搭配角度與深度調整可提升產能與良率。
- 回墨深度: 一般為 0.2~1mm,視網版張力與油墨量調整。若只接觸表面,需提高墨量以達到完整覆墨。
- 駕空高度: 根據網布張力設定。現代印刷需更低駕空以控制圖形脹縮。若因油墨黏稠度造成黏版,需調整油墨或降低速度,亦可使用刮刀延時功能改善。
- 離版高度: 指刮印後脫離網版的高度。用於大面積印刷時輔助彈起,降低駕空需求。離版過高可能造成圖形變形,需依設備特性調整。
- 治具高度: 為避免刮刀因高度落差跳動,需在前後加裝延伸治具,確保圖型解析穩定。
- 治具間距: 當圖形接近板邊時,需四周設置治具,間距不超過 1mm。刮刀越軟,間距需求越小。
- 定位方式: 根據基材不同採用不同方式:
- 玻璃基板:靠邊、治具、視覺對位
- 軟板:定位 PIN、定位鈕、視覺對位
- 硬板:靠邊、定位 PIN、定位鈕、治具、視覺對位
2025-04-13